一站式解决方案

一站式解决方案

神农福地农脉延 三农发展谱新篇

文章发布日期:2024-11-17 02:48:19  来源:开云体育app官网下载

  神农伊始,教民稼穑,株洲农业发展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续了千年来神农氏农业发展脉络,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农村更加生态宜居美好,农民生活日益富裕丰富,谱写了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辉煌新篇章。

  从第一产业增加值看,1952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0.96亿元,1987年突破10亿元,2008年破100亿元。十八大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由“求量”到“质量同求”到“高水平发展”的转变,农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形态趋势,到2012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41.82亿元,到2023年达到276.20亿元,1952年到2023年年均增幅(剔除物价因素,下同)达到4.7%。

  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看,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有0.71亿,随着改革开放,农业生产力不断解放,农业经济发展开始逐年提速,到1978年增长到7.04亿,到1984年破10亿,到2012年达到211.19亿元,到2023年达到431.51亿元,年均增幅达到4.9%。

  1949年,株洲粮食总产量仅为30.32万吨,亩产仅为118.91公斤/亩,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加上杂交稻、高档优质稻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全市粮食总产量、单产水准不断上升。1990年,醴陵市成为长江流域第一个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县级市。1995年,株洲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地级市。醴陵、攸县、茶陵、渌口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区),株洲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湘东粮仓。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54.81万吨,亩产468.62公斤/亩,分别是1949年的5.11倍和3.94倍,有力保障了市场的供给。

  1949年,株洲市经济作物还处在传统耕种状态,大多都是一些当地传统的经济作物,各类经济作物仍处在低产出,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生产状态,改革开放后,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热情不断攀升,全市经济作物快速地发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经济作物品牌意识,区域集群意识逐渐浓厚,逐步形成了“炎陵黄桃”、“白关丝瓜”、“醴陵玻璃椒”、“神农茗茶”、 “正果”柑橘、“雩仙果”脐橙、“锦南”西甜瓜、“乔橘子”金银花、“慈峰”有机绿茶等为代表的地方品牌,涌现了一批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建成了茶陵万樟园林特色休闲产业园、炎陵高山红茶产业园、醴陵浦缘特色蔬菜产业园、攸水桑草种养加特色养殖产业园等45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经济作物的发展呈现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到强、集群发展的态势。截止到2023年全市油料产出总量达到11.25万吨,为1949年的20.45倍,蔬菜产出总量达到351.75万吨,为1978年的8.95倍,水果产量44.26万吨,为1949年的553.25倍,不断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通过75年的发展,株洲市畜牧业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伊始的自给自足逐渐发展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生猪外销量达200多万头,生猪产业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第一大支柱产业。株洲畜牧业生产闻名三湘,叫响全国:全市4个县(市)有3个县(市)被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按县(市)数计算,在全省比例最高。畜牧养殖从散养转变为规模养殖,养殖品种由单一的生猪养殖转变以炎陵白鹅、攸县麻鸭、茶陵黄牛、醴陵黑山羊为代表的多品种养殖,养殖产业由副业转变为农业第一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了以唐人神、龙华牧业、福来喜鹅业为代表的一大批响彻全国的畜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受此带动全市肉类产出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1949年全市肉类产出0.77万吨,到1978年发展到5.52万吨,1988年肉类产出突破10万吨,1997年突破20万吨,截止到2023年全市肉类产出28.42万吨,为1949年的36.91倍。

  全市“两品一标”农产品总数254个,其中绿色食品235个,有机食品1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白关丝瓜继出口英国后,出口“朋友圈”再扩大,与德国湖南商会签订合作协议。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株洲市16个农产品荣获农博会金奖,全省第2。炎陵鹿原镇(白鹅)、茶陵严塘镇(红茶)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唐人神集团成为我市首家入选2023中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非公有制企业。万樟集团被推荐到农业部参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75年前,株洲农村凋敝落后,百废待兴,通过75年的奋斗,大地变绿了,道路变宽了,房屋变新了,村庄变美了,广阔的农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消灭了无路村、无电村;2007年顺利实现村村通程控电线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户户饮清洁水”目标。201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2018年提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8年,炎陵茶陵成功脱贫摘帽,全市域提前三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2年,全市250个“薄弱村”全面完成“消薄”任务,提前13个月率先在全省全面完成“消薄”任务。全市农村正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推动新农村的各项建设,深刻变革农村的面貌。

  一是道路网建设四通八达。经过75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农村交通网络逐步健全,县域1小时、市域2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到2023年底,我市实现了乡镇通畅率100%、行政村通达率100%,农村公路总里程近1.15万公里。十八大以后,全市上下正在加速推进四好公路建设,农村道更宽、路更直。二是水利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有序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逐年按计划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加强“五小水利”建设,推动农田水利设施提档升级。三是能源网建设日新月异。全市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进程,分批完成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加速新能源利用,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小型光伏发电和储能电站建设。四是通讯网建设快捷通达。全市不断加大对农村通讯网络建设投入,宽带入户、5G网络、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等一批新生事物走进农村,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日千里。当前全市正加大推动农村“三网融合”、强化移动网络、物联网、移动电子商务融合应用。推动自然村有线G网络全覆盖。

  上世界90年代提出新农村建设,首次把村容村貌整治纳入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市上下把农村环境整改治理放在了突出位置。2021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2021-2025)五年实施方案。2023年,改(新)建7682个农村户厕,建成幸福屋场60个,创建秀美庭院6000户。积极地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全市建成省级示范村78个,市级110个,全域美丽乡村示范镇8个。炎陵县密花村新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总数达到5个,总量全省第2。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市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77.29万亩,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到87.9%,农膜回收率达86.86%。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100%,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5.6%,位居全省前列。

  一是持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75年来,全市在乡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普惠制幼儿园、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点)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结合脱贫攻坚战略,基本实现了人人有书读,2023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2%。二是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75年来,全市已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对县乡两级卫生事业的投入,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以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生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服务能力,稳定和巩固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改变了长期以来看病远,看不起的窘境。三是社会保障能力与日俱增。75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基本完善,2023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5.94万人,乡村最低生活保障达到521.9元,保障能力位于全省前列。

  75年来,农民生活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丰衣足食、从绝对贫困到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农民收入成几何倍数增长,完成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三级跳”,向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人口随非流动人口总量一起逐步增多,由1949年的148万增长到1991年的顶峰274.10万;到本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城镇化率由1991年的22.28%提升到2023年的72.83%,全市农村人口由1991年的274.1万下降到2023年的104.64万人。

  市委、市政府逐渐完备城镇用工制度,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让城镇和乡村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医疗、保险政策。通过广大农民的不断努力,农民收入稳步提升,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3元,是1949年的593.33倍(未剔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67元,是1949年的661.91倍,年均增长9.2%。

  一是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1986年开展扶贫攻坚,到1993年实施农村小康建设,再到2006年启动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十八大后的精准扶贫,农村贫困人口一下子就下降,进入新世纪,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30.05万人减少到2018年2.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下降为0.43%。2018年,166个贫困村退出,炎陵、茶陵两个贫困县成功摘帽。二是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株洲以增收为目标,拓展乡村共富之路。2023年,全力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实行“一季一排查、一月一走访”,动态识别监测对象5610户14734人。创新设立防返贫应急救助专项资金,累计安排资金1060万元,帮扶近1500人,确保困难户及时获得救助。开展“产业增收”行动,全力支持脱贫户、监测户发展短平快种养业和庭院经济。全面巩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效果,帮助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积极提供就业岗位,针对性开发公益性岗位5747个,设立就业帮扶车间201家吸纳1.81万名劳动力就业,千方百计促进增收。创新建立“4+1”督查考核、现场推进会、项目备案、干部能力提升“四项机制”,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推进文化传承发展。慢慢地增加农村地区文物保护力度,先后争取国家和省级保护经费近亿元,成功申报茶陵古城墙、炎陵洣泉书院等保护规划在国家文物局立项。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1处、中国传统村落4处、省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各1处。二是完善文化阵地建设。株洲拥有国家一级文化馆7个,国家一级图书馆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设置率达到100%,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83个,建成率100%。“门前三小”1277个,建设模式在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完成“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56365户,建成“广播村村响”乡镇广播站70个、行政村广播室983个。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实现100%。三是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每年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万余场,举办公益讲座200余场,参与人数300余万人次。创作编排《赶着大鹅奔小康》《喜乐农家》《河长上门》《美丽乡村》《待到山花烂漫》《新农村赞歌》等一批农村农民题材文艺作品。民族歌剧《英雄》创新演出方式,采取小分队的形式走进田间地头,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欣赏到高雅艺术。

  习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 交流大会在炎陵县举行 张志军参加活动 肖百灵宣布大会开幕

  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 交流大会在炎陵县举行 张志军参加活动 肖百灵宣布大会开幕

  文化同根同源 中华同心同梦 ——写在2024(甲辰)年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交流大会举行之际

Copyright © 2018 开云体育app官网下载 京ICP备190040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