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中国航空工业成飞公司一款新型战机的照片曝光,迅速引爆全球军事圈。 这架有着独特“银杏叶”外形,疑似六代机的家伙,被一些美国媒体命名为“歼-36”,代号“蛾人”。 一时间各种猜测和分析满天飞,美国情报机构表示被中国“骗”得团团转,还把责任推到中国老百姓头上,说是老百姓在网上“带节奏”迷惑了他们。 2024年末,一张新型战机试飞的照片开始在美国媒体上疯传,这架飞机被美国称为“歼-36”,代号“蛾人”。 “蛾人”以其独特的三角翼设计和巨大的体型,迅速成为美国军事圈的热门话题。 美国专家们如临大敌,开始分析这款神秘战机的性能,并评估它对现有战略格局的冲击。 有观点认为,它的作战半径超3000公里,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可以从中国大陆起飞,轻松打击第二岛链的目标,甚至威胁关岛等更远的美军基地。 更让人担忧的是,它巨大的弹舱可能携带各种先进导弹,飞行速度据称可能超过2.5马赫。 这让它能快速突防,并对美军的空中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构成严重威胁。 这下,美军在太平洋的岛链战略可就有点慌了,美国海军学院甚至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美军主力从第一、第二岛链后撤到第三岛链。 这篇文章还拿二战时美军在菲律宾的溃败来做类比,暗示如果中美开战,第一、第二岛链可能守不住,美军得先撤退再寻找机会反攻。 其实美军考虑把兵力后撤到第三岛链,短期内确实能提高安全性,毕竟,距离中国大陆越远,受到的威胁就越小。 但是这种“未战先退”的姿态,对于一向自诩为世界霸主的美国来说,实在是有点难以接受。 2024年底,当“歼-36”的照片首次曝光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飞机也太大了,跟旁边的歼-20S一对比,简直像个巨无霸。 军事爱好者们立马开始分析,“银杏叶”机长大概有21—22米,翼展24米左右,比歼-20大了一圈。 再看它那三个结实的双轮起落架,估计起飞重量至少50吨,甚至有可能达到55吨,妥妥的重型战机。 这么大的块头,自然得配上强劲的“心脏”,虽然官方消息还没出来,但坊间慢慢的开始猜测,“银杏叶”会不会用上了传说中的变循环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甚至是脉冲爆震发动机? 更有甚者认为它可能使用了三台发动机,其中两台常规的涡扇-15负责日常飞行,而机背上那台特殊的发动机,赋予了它临近空间作战的能力。 当然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这些都只是猜测,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它会使用成熟可靠的涡扇-15发动机,毕竟这是为歼-20量身打造的,技术成熟,用在“歼-36”上也更稳妥。 不管用什么发动机,有一点是肯定的:“歼-36”的速度绝对不慢,外界一致认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至少能达到歼-20的水平,也就是2马赫以上,甚至有可能接近3马赫。 尤其是在未来的空战中,速度快不仅能提高突防能力,还能压缩敌方的反应时间,让它们防不胜防,难怪美军会这么忌惮。 美国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开始炒作所谓的“中国速度”,他们一边惊叹中国航空技术的快速的提升,一边哀叹美国情报机构的失职,居然让中国闷声不响地搞出了这么个“大杀器”。 更可笑的是,他们居然还怪中国老百姓在网上“带节奏”,说我们故意放出一些烟幕弹迷惑他们,掩盖“歼-36”的真实研发进度,这真是甩锅的一把好手。 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靠的是我们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自主创新,跟老百姓在网上说点什么有什么关系? 美国人与其抱怨别人“带节奏”,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为何会被“中国速度”吓成这样。 “歼-36”的照片一出来,除了它那酷炫的外形和惊人的速度,另一个引起热议的焦点就是它巨大的弹舱。 有人甚至说,“歼-36”的弹舱比美军还没服役的B-21隐身轰炸机还大,这要是真的,那可就厉害了。 从歼-20和歼-35的武器配置来看,未来的空战,超视距作战肯定是主流,这就需要更大更远的空空导弹。 目前中国空军的主力空空导弹有霹雳-10、12和15,其中霹雳-15的射程已达到了200公里,跟美军不相上下。 但这还不够,因需要打击更远的目标,比如躲在战区后方200-400公里处的预警机、加油机等战略支援飞机。 这时候传说中的霹雳-17就该出场了,据说这个的射程能达到400公里,简直是敌方支援飞机的噩梦。 如果“歼-36”能带上几枚霹雳-17,再加上它出色的隐身性能和超高速度,那美军在第一、第二岛链的军事基地可就危险了。 到时候,美军担心的就不只是东风快递了,还得时刻提防从天而降的“银杏叶”。 除了霹雳-17,“歼-36”的弹舱里估计还能装各种巡航导弹,甚至小型空射弹道导弹,这就让它具备了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成为一个多面手。 “歼-36”的弹舱设计,也反映了中国空军对未来空战模式的理解:强调超视距作战,以及优先打击敌方战略支援飞机。 这种思路跟美军有点不一样,美军更强调空中格斗能力,认为即使在超视距空战时代,近距离格斗依然很重要。 谁的思路更正确,还得实战来检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歼-36”的出现,会对未来的空战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5年初,正当大家还在热烈讨论“歼-36”的时候,美国媒体又抛出了一个新概念七代机,设想上那叫一个天马行空,充满了科幻色彩。 他们想象中的七代机,必须是飞翼布局,还得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最好能达到5马赫以上。 武器方面,激光武器、高超音声导弹、定向能武器一个都不能少。人工智能、自主无人驾驶、垂直起降这些时髦的东西,也得安排上。 总之,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先进的技术都堆上去,听起来确实很酷炫,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儿离现实还差得远。 就拿高超音速飞行来说,目前的技术还很难让飞机长时间以5马赫的速度飞行,更别说激光武器和定向能武器了。 美国人这么着急地鼓吹七代机,其实暴露了他们的焦虑,“歼-36”的疑似出现,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五代机领域,F-22已经老化,F-35又问题不断,而中国的歼-20和“歼-36”却来势汹汹。 美国空军若无法及时推出性能更先进的战机,很可能在未来空战中失去优势,于是他们就开始做起了“弯道超车”的美梦。 与其踏踏实实地研发六代机,不如直接跳到七代机,用更先进的技术来“碾压”中国。这种想法,其实有点赌博的意味。 比如他们都以为七代机应该具备垂直起降能力,但垂直起降对发动机的要求极高,而且会牺牲飞机的载荷和航程。 对于追求远程打击能力的美国空军来说,这并不划算。与其沉迷于对未来技术的幻想,美国不如先集中精力把六代机搞定。 总想着弯道超车,不如稳扎稳打在六代机上投入更多资源,等六代机技术成熟了,再考虑七代机也不迟,否则“七代机之梦”很可能变成一场空。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是几代人努力的成果,我们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至于美国人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咱们该干吗干嘛,继续闷声发大财,踏踏实实搞研发。未来空战的格局,终究是得靠实力说话。 “银杏叶”到底有多厉害,咱们拭目以待,这场中美之间的航空竞赛,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自互联网,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海报新闻2025-01-02“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美国六代机项目缘何不断延宕?